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10-25
    论文
    EMI 接收机校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马蔚宇, 王书程
    2018, 38(5):  1-6.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01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电磁兼容测试用EMI 接收机的工作原理、计量特性、校准依据方法,从EMI 接收机技
    术发展、技术要求、相关标准的变化以及接收机的军事应用需求方面,对校准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WR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彭程锦, 杨军, 张明, 李世光
    2018, 38(5):  7-15.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02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一种在精密时钟同步协议(PTP)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WR 技术(White Rabbit,白兔)。WR 联合同步以太网以及双混频时差法测量手段,通过对主从时钟间链路环路延迟的不间断高精度的测量,后以测量结果对从时钟的时钟信息进行动态校准,主从时钟的同步精度达到亚纳秒甚至皮秒级。文章先引出WR的发展历史,以及WR 中所包含的主要技术,并介绍目前WR 在某些科学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WR 未来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大型航天器装配精度检测技术发展综述
    杨再华, 易旺民, 闫荣鑫
    2018, 38(5):  16-23.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03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要介绍了大型航天器装配检测对航天器研制的意义,如舱段结构尺寸精度测量、设备安装位姿测量、机构位姿动态监测、结构变形监测等。分析了美国NASA、欧洲ESA 以及中国等世界主要宇航机构大型航天器装配检测技术现状,列出了当前常用的装配检测方法和技术指标,剖析了测量原理。结合未来大型航天器尺寸越来越大、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复杂等特点和装配检测需求,讨论了未来大型航天器装配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多系统集成测量技术的发展、定制化的测量传感器研制以及自动化测量设备开发等发展趋势。
    国外计量测试技术发展动态及趋势综述
    杜晓爽, 胡毅飞, 冯英强, 李新良, 刘民, 刘原栋, 赵环
    2018, 38(5):  24-32.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04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量学是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技术水平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产品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精准的计量。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单位制变革以及量子化技术、微纳尺度技术、空间计量技术、碳纳米材料技术、智能化计量技术等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归纳并分析了国外先进计量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可为国防军工计量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噪声参数传递标准件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田秀伟, 楼红英, 霍晔, 杨保国, 段飞, 吴爱华
    2018, 38(5):  33-37.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05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噪声参数测量系统的计量工作中,因缺乏噪声参数传递标准件不确定度量值所带来的困扰,推导了噪声参数传递标准件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测量模型,研究了蒙特卡洛法在噪声参数传递标准件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分配了测量影响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依托MATLAB 开发平台,开发了专用的噪声参数不确定度评定软件,它可实现扫频、点频两种模式下,定制化噪声参数不确定度评定,计算结果包含噪声参数的标准值的最佳估计及不确定度,噪声参数标准值的分布图、包含概率等多种信息。文中给出了(2~6)GHz 频段内噪声参数测量值和评定的不确定度的数据,经过对比验证,评定的不确定度结果合理有效。
    基于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线距样片制备
    赵琳, 李锁印, 冯亚南, 韩志国, 许晓青, 梁法国
    2018, 38(5):  38-42.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06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微米级线距样片的图形结构和制作工艺流程,制作了周期尺寸为(1~10)μm 的线距样片。以周期尺寸为1μm 和10μm 的样片为例对样片的直线度、均匀性和稳定性等质量参数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研制的线距样片尺寸与设计值基本一致,稳定性好,与美国VLSI 公司的标准样片进行了结果对比,本文研制的线距样片与VLSI 的标准样片质量相当。
    一种小型高频恒温晶体振荡器设计
    苏霞, 韩艳菊, 王巨, 罗梦佳, 于姗姗, 郑鸿耀
    2018, 38(5):  43-47.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07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恒温晶体振荡器因其频率稳定度高、相位噪声低,在军用电子设备和民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100MHz 小型恒温晶振,该产品外形尺寸为25.4mm×25.4mm×12.7mm,采用SC 切晶体。振荡电路使用改进的Colpitts 电路,控温电路则为双运放直流放大连续控温结构。测试结果表明,产品相位噪声达到-140dBc/Hz@100Hz、-160dBc/Hz@1kHz、-172dBc/Hz@100kHz ;短期稳定度达2.11E-12/1s ;在-40℃~ 70℃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频率温度稳定性达到±3.0E-8。
    一种基于感应比例电压补偿法的同步分解电角度校准装置
    金海彬, 胡志远, 彭诚, 吴仕情, 李小舟
    2018, 38(5):  48-54.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08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同步分解电角度是一组同步分解测角传感器(电机)输出的交流感应电压信号,是一种表征角度的特殊交流电信号。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盘感应比例的同步分解电角度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通过准电压平衡和误差电压解算的方法获得同步分解电角度的标准值,并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从而实现同步和分解两种模式下的0°~360°电角度的校准,并对同步模式下电角度校准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的特点,使同步分解电角度量值溯源到感应电压比例标准,满足了工业自动化和国防领域同步分解电角度量值溯源需求。
    磁通门磁强计校准装置研究
    程华富
    2018, 38(5):  55-59.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09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磁通门磁强计校准装置的系统组成,包括大开口大均匀区的三轴磁场线圈、磁场线圈非均匀性的补偿方法、三轴磁场线圈非正交性补偿方法、串并联组合磁场线圈分流电路等,分析了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给出了验证结果。该装置可开展磁通门磁强计(含传感器)示值误差、线性度、正交度等参数的校准,其成果已应用于十多家单位的磁场测试系统和数十家单位的磁通门磁强计校准。
    基于力传感器的压力电测系统准静态校准方法研究
    商飞, 顾廷炜, 孔德仁
    2018, 38(5):  60-65.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10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基于落锤装置的比对式准静态压力校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力传感器来校准压力电测系统的方法。阐述了力监测压力校准方法的原理,介绍了专用力传感器的设计思路,推导了力和压力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组校准试验,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出了力和压力的线性关系数学模型,并通过多组重复性试验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考核。试验结果表明,力峰值和压力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模型的稳定性较高,与现有的比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测得的压力峰值相比,模型的计算误差不超过0.95%,该方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压力校准方法。
    Kalman 滤波算法在遥测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李宏伟, 陈海建, 汪洋
    2018, 38(5):  66-71.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11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雷达和无线电角跟踪系统目标机动过程中无法准确预知目标下一时刻运动状态的问题,论述了一种自适应Kalman 滤波器,采用机动目标均值自适应的“当前”统计模型,构造角位置角速度二阶观测器,实现机动目标Kalman 滤波算法,对算法及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了滤波器的能控能观性,最后给出了在遥测伺服系统中Kalman 滤波器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滤波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种室外远距离天线测试转台系统的控制方法
    张健, 孙雨
    2018, 38(5):  72-77.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12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满足天线在室外的远距离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外场天线测试转台的控制方法。该天线测试系统由上位测试子系统、发射转台子系统和接收转台子系统组成,通过无线网桥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远距离无线通讯;转台子系统采用EtherCAT 总线,接线形式简单、容易扩展、通讯速率快;采用TwinCAT 和LabVIEW 作为软件开发环境,开发了转台的运动控制和通讯软件界面。本论文对转台子系统控制原理及子系统间通讯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分析了转台子系统定位精度,并通过试验表明该系统满足室外远距离天线测试需求,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一种无源无线筒弹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刘宇鹏, 宋宇, 赵一宇, 张志彦, 彭雪明
    2018, 38(5):  78-83.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13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筒弹环境监测系统的缺陷和实际需求,利用声表面波传感测试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SAW 传感器的无源无线筒弹环境监测系统,选用多种类谐振型SAW 传感器集成安装、共用天线的方式实现温湿压传感信息的同时读取,结合谐振型SAW 传感器反射信号特性设计了阅读器电路,实现了发射扫频信号,无线激励SAW 传感器,以及解调传感器反射信号的功能。
    空间太阳能电站分级分体式控制方式初探
    刘宇飞, 王立, 周璐, 张兴华, 邬树楠
    2018, 38(5):  84-90.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14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间太阳能电站具有大尺度、大柔性的结构特性,由于分段组装及模块化设计,其执行机构和敏感器又具有分散布设的特点。针对电站结构中电池阵对日定向、天线阵对地定向和天线阵型面保持等控制精度差距较大、控制难度不一致的任务需求,提出同时满足不同结构控制精度并能实现燃料最优的控制系统设计准则。通过分析超大尺度空间结构在环境力矩以及对接组装过程中出现的振动现象,说明了电站控制的特殊性。借鉴分布式控制、多操纵面控制、带有活动部件的多体航天器姿态控制等控制方法,提出了适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姿态轨道振动一体化控制的分级分体式控制方式,给出一种利用结构物理隔断实现不同结构单元隔振减振的建议。将其应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姿态轨道控制系统中,将有可能减小控制难度,减少燃料消耗,提升控制冗余。
    应用方差分析法检验γ 测井模型的均匀性
    欧阳游, 梁永顺, 唐晓川, 杜晓立, 刘姗姗, 孙陶, 李峰林
    2018, 38(5):  91-95.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15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放射性勘查计量站为某大学研建了一套γ 测井模型,包括本底、K、U、Th 四个饱和模型体源。应用方差分析法对建造过程中的混合干料和浇注湿料进行了放射性分布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四个模型制作过程中混合干料的均匀性较好,本底、K、U、Th 四个模型的F 值分别为:1.19、1.44、0.89、1.89,均小于
    F0.05(11,60)=1.96;浇注湿料F 值均大于F0.05,但组内标准偏差S2 与组间差异的标准偏差SH 满足0.1S2SH ≤ 10S2,说明各层浇注湿料存在一定分层差异,但在一定程度内可接受,其差异可作为模型定值不确定度的分量计入。实践结果证明,应用方差分析法检验标准模型制作过程中每层之间放射性核素分布均匀性,判断饱和模型的均匀性准确、可靠和简便。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计量监督检查工作探讨
    李兵, 雷垒, 宋国军, 蒋小勇
    2018, 38(5):  96-98.  doi:10.12060/j.issn.1000-7202.2018.05.16
    摘要 ( )   PDF (130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军工计量是保证型号产品质量的基石。开展计量监督检查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军工计量加快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文章以近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及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组织的计量监督检查情况为基础,总结了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提出了改进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