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学术交流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电压的量子基准发展历程及其现况研究
张晋铠, 姜祝, 胡家鑫, 王兵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1-10.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01
摘要
(
159
)
PDF(pc)
(2181KB)(
244
)
可视化
收藏
以对电压量子基准发展及其现况的讨论为核心,阐述了约瑟夫森效应以及由此诞生的约瑟夫森结及约瑟夫森结阵列的原理,描述了随着测量需求从直流扩展到交流,从传统约瑟夫森电压基准过渡到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基准的过程。着重探究了作为当下前沿研究领域的基于二进制划分阵列与脉冲驱动阵列的可编程电压基准这两大重要电学计量课题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最后概括了电压量子基准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加以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
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测试及分析
刘宝举, 郭亚飞, 张俊祺, 张中杰, 吕月元, 刘林, 陈逸清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35-39.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06
摘要
(
149
)
PDF(pc)
(2601KB)(
100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对于温度传感器的热响应时间测试大部分采用油浴法,即在90 ℃硅油中进行测试,测试方式单一,没有考虑温度传感器实际使用环境与测试环境之间的关系,且测试方式为人工测试,效率较低,复现性差。针对此问题,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了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自动测试装置,对PT100铂电阻、PT1000铂电阻和热敏电阻三类温度传感器的热响应时间进行测试,并分析不同封装方式以及不同加热方式对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的影响,证明了不同封装方式和加热方式对热响应时间测试存在较大影响。研究的测试装置可应用于所有类型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测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
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的中红外气体检测技术综述
朱天一, 冯典英, 许峰, 董雅卓, 张文申, 侯倩倩, 刘霞, 王威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16-24.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03
摘要
(
143
)
PDF(pc)
(3020KB)(
270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的中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发展情况。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对电子工艺气体纯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中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在痕量气体检测上面临灵敏度和精度的挑战。分析比较了光纤消逝波、光声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和光腔衰荡光谱等技术的特点、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并重点介绍了基于量子关联光谱的中红外气体检测技术,通过利用光量子探测器和频率上转换技术,突破了传统中红外探测器的性能瓶颈,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该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技术突破口,为实现更高精度的痕量气体检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
基于深度卷积迁移学习网络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
王晓卓, 王楷, 曹澍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97-102.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17
摘要
(
122
)
PDF(pc)
(787KB)(
131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缺少对图形特征的重采样处理,导致最终分类精度较低,分类性能不理想。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卷积迁移学习网络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通过划分原始遥感图像的几何区域,提取畸变几何像素的描述符,结合尺度空间与像素配准,求取图像的旋转角度,完成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创新性地采用双流网络架构对像素频带进行通道拼接,结合图像一致性联合特征的交互结果,输出图像融合特征,并利用新像素值指标对特征进行重采样处理。采用深度卷积迁移学习网络算法计算输入图像在参考类别中的所属概率,以此实现遥感图像分类。实际应用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方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分类性能更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5.
红外材料光谱发射率与半球发射率测量方法研究
王瑞琴, 韩颖, 高原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40-43.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07
摘要
(
121
)
PDF(pc)
(1933KB)(
108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红外材料表面发射率准确测量的迫切需求,在实验室常温环境下,分别利用搭载积分球附件的光谱测量设备与便携式发射率测量仪,对样品材料表面的定向光谱发射率和半球全发射率进行了测量,并对结果进行转化。通过两种测量方法的对比研究,表明红外材料的光谱发射率与半球发射率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所述测量方法的有效性,为红外材料表面发射率参数的测量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6.
人工智能在计量学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宫轲楠, 胡泊, 徐玄, 黄怡璠, 成芳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6
): 28-41.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6.04
摘要
(
118
)
PDF(pc)
(1136KB)(
46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AI)技术在计量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计量方法注入新的活力。在本文中,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综述了AI在计量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在微观层面,重点分析了AI技术在光学测量、力学测量、量子计量和自动化校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在中观层面,探讨了智能传感网络、边缘AI和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发展;在宏观层面,总结了AI在环境监测、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实践应用。基于文献分析发现,近十年来AI计量学研究呈快速增长态势,2018年后研究热度显著提升。围绕标准化、不确定性量化、模型可解释性等关键问题,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7.
光纤光频梳发展与应用
李昊男, 陈馨怡, 杨宏雷, 葛军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3
): 1-10.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3.01
摘要
(
117
)
PDF(pc)
(2545KB)(
296
)
可视化
收藏
光频梳发明于世纪之交,建立了射频与光频的相干联系。历经2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光频梳革新了光学频率计量方法,并且已被广泛用于频率计量以外的精密测量领域。首先简要介绍光学频率梳,突出光纤光频梳的优势,进而分析光纤光频梳基本技术原理;接着概括了光纤光频梳目前主要发展方向,即低噪声、高功率和集成化;最后简述光纤光频梳在绝对频率测量、绝对距离测量、超低噪声微波产生、精密光谱探测、天文光谱定标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8.
法拉第激光器在量子计量领域的应用
张佳, 史航博, 王志洋, 秦晓敏, 刘子捷, 关笑蕾, 高勋, 王宇, 史田田, 陈景标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1-7.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01
摘要
(
105
)
PDF(pc)
(1823KB)(
251
)
可视化
收藏
高精度稳频激光器是实现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法拉第激光器利用原子滤光器进行频率选择,输出波长被限制在原子特定跃迁频率附近的透射谱内,具有波长与原子谱线自动对应、线宽窄、抗激光二极管电流及温度波动等显著优势,在量子计量领域有诸多应用,如原子钟、原子重力仪、原子磁力仪等。从法拉第激光器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出发,介绍法拉第激光器在铯原子钟、原子重力仪、光通信系统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及重要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创新,法拉第激光器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如大功率激光武器、里德堡原子雷达等,预期将在国防军工计量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9.
G-M计数器用于n、γ混合辐射场γ周围剂量当量测量研究
汪雨晨, 徐新宇, 李春娟, 刘毅娜, 王志强, 段君仪, 骆海龙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86-91.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14
摘要
(
104
)
PDF(pc)
(1834KB)(
82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子的产生和反应机制,中子参考辐射场均为n、γ混合场,其γ成分主要来源于中子产生时的伴随γ和中子与辐射场环境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γ。本工作研究了一种能量补偿型盖革-弥勒(G-M)计数器在n、γ混合辐射场中的应用。通过蒙特卡罗(MC)粒子输运程序MCNP对其能量响应进行模拟研究,并在γ参考辐射场中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其能量补偿方案能够有效抑制低能区的过响应。利用该能量补偿型G-M计数器对实验室放射性核素中子源辐射场的γ周围剂量当量进行测量,完善了参考辐射场的参数,可为解决由中子仪表的γ响应特性带来的校准问题提供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0.
基于超稳腔PDH锁频技术的852 nm超稳激光器
麻霁阳, 申彤, 薛潇博, 赵伟楠, 苏亚北, 杨宏雷, 左娅妮, 张升康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3
): 68-74.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3.11
摘要
(
95
)
PDF(pc)
(2399KB)(
246
)
可视化
收藏
自上世纪80年代激光锁定技术发展以来,超稳激光器在光钟、引力波探测、腔量子电动力学、星地通讯等高精度光学量子时频计量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Pound-Drever-Hall(PDH)锁频技术,可以将自由运转激光器的频率锁定后获得极高频率稳定性的激光输出。这里,将852 nm波长激光锁定在超稳谐振腔的频率谐振点上,实现超稳频激光输出。试验中的超稳谐振腔品质因子达到10
10
,精细程度达到20万,输出激光的秒级频率稳定度达到5.2×10
-15
,线宽2.3 Hz。这一频率稳定度的连续激光器将为852 nm波长的钟激光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Cs原子产生良好关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1.
新国际单位制体系下芯片化计量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郭林宝, 赵昭, 李道政, 李亚杰, 沙长涛, 张红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8-15.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02
摘要
(
94
)
PDF(pc)
(2782KB)(
186
)
可视化
收藏
芯片化计量是一种实现途径,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国际单位制(SI)的巨大变革使计量工作摆脱了实物基准的困扰,使复现量值的方法更加灵活。伴随量子测量方法的发展,诞生了一些芯片级计量标准装置。微机电(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微流控和微型激光器等是芯片化计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支撑技术。基于量子测量技术,国际单位制中部分基本单位的实现,如时间、长度、温度和电流,已具备芯片化的雏形。整体上,芯片化计量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传感元件的芯片化。未来可通过不断丰富芯片级计量基(标)准仪器的种类,逐步构建和完善芯片化的溯源链,来推动芯片化计量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2.
连续热电偶测温系统在高温老化系统中的应用
孙强, 黄贤武, 金冉, 李银川, 付杰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92-96.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15
摘要
(
94
)
PDF(pc)
(3486KB)(
107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对高温老化系统有效工作区域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控,避免芯片或电子元器件由于温度异常导致的失效、损坏,根据连续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总是和感温段上存在的最高温度相对应这一原理,搭建一套采用连续热电偶为感温元件的实时测温系统,该系统布置简单、造价低廉,利用实时测温系统分别对恒温状态和温度渐变状态进行试验数据验证,均能达到预期效果。使用该系统能有效监测老化系统工作区内的温度,并能实现集中监控,根据芯片或电子元器件的老化温度,自由设置预警和报警温度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3.
面向实体搜索的大语言模型测试评估技术
游新冬, 张旭, 吕学强, 董志安, 马登豪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6
): 1-13.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6.01
摘要
(
75
)
PDF(pc)
(880KB)(
42
)
可视化
收藏
实体搜索旨在从大量文档中准确找到与用户查询相关的实体,是信息检索中一个重要任务。实体搜索任务在提升用户体验、跨领域应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其在多个领域中展现了卓越的性能。LLM的强大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能有效提升实体搜索的准确度,但目前针对实体搜索任务的LLM效果评测尚未充分展开。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体搜索任务的LLM评测框架,通过构建并公开发布跨领域中文实体搜索测试集,不仅能够完善该评测体系,还能为进一步优化和应用这些模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此体系在九个开源LLM上进行了测试,展示了这些LLM在实体搜索中的实际效果。通过对比试验,从不同角度评估并分析了LLM的性能,为其在实体搜索领域的应用提供实证依据,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4.
通信电缆转移阻抗精确测量和MCM不确定度评定
丁翔, 朱梦涵, 邓晓千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32-38.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05
摘要
(
75
)
PDF(pc)
(1442KB)(
108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在高精度计量校准领域采用三同轴法测试通信电缆转移阻抗的过程中由于外筒分布参数、接头连接参数等因素严重影响量值溯源准确性的问题,通过分别测量夹具校准件和待测电缆S参数,运用网络级联算法计算屏蔽衰减,最后计算转移阻抗的方法能有效消除测量误差,从而提升转移阻抗测量准确性。由三同轴法测量原理出发,分析标准测试方案,详细论述二端口S矩阵与A矩阵换算和网络级联算法,推导出转移阻抗精确测量方案。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并采用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Method,MCM)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评定结果为
U
r
=8%(
k
=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5.
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赋能计量数字化转型
郑江慧, 李婧睿, 郭洪岩, 吴红霞, 王良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81-85.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13
摘要
(
68
)
PDF(pc)
(908KB)(
70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航天领域计量测试的质量管理问题,适应计量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以物联网和区块链为支撑的计量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确保数据安全性,关注超范围量值传递和客户数据隐私问题。通过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设备互联与远程监测,同时确保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隐私保护。引入了智能合约,实现测试流程自动化,并结合智能异常检测算法和设备监控系统,有效解决了计量过程中的超范围量值传递问题。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赋能的计量管理系统能够实时捕捉并处理异常数值,通过区块链的隐私保护机制,防范客户数据泄露的潜在风险。该方案为航天领域的质量管理提供了高效、安全和自动化的可行途径,为提升计量测试的竞争力和客户信任度创造了实际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6.
保罗离子阱中离子二阶多普勒频移评估
苗胜楠, 郑莹, 张升康, 陈海军, 张建伟, 王力军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68-75.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11
摘要
(
66
)
PDF(pc)
(2463KB)(
105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研究了保罗离子阱中被囚禁离子二阶多普勒频移(The Second-order Doppler Frequency Shift,SODFS)的评估。保罗阱中离子的运动由宏运动、微运动和额外微运动三部分组成。目前,关于离子额外微运动的研究较少,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离子密度在径向均匀分布的假设,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阱中温度低于100 mK离子系综的二阶多普勒频移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离子三种运动对二阶多普勒频移的贡献。通过实验以及分子动力学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文中提出的模型能用于评估保罗阱中被囚禁离子的二阶多普勒频移,适用于离子光钟、离子微波钟,尤其适用于基于大离子云的激光冷却离子微波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7.
露点传感器响应时间测试方法研究
李晨源, 赵化业, 王永, 余震, 刘宝举, 张俊祺, 刘林, 陈逸清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51-56.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09
摘要
(
65
)
PDF(pc)
(1127KB)(
95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当前露点传感器响应时间特性测量在国内大型设备系统测试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了当前国内气体露点温度响应时间测量校准研究现状,设计了一种气体露点温度响应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以测量准确度高、阶跃控制量程范围广、系统操作便捷等优势,为解决气体露点温度响应时间高精度测量的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用本装置分别对石英谐振露点传感器和氧化铝露点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特性开展测试工作,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露点传感器湿敏元件响应时间特性的研究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8.
基于舰艇运动状态的惯性导航系统仿真软件设计
张兴凡, 温朝江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87-91.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15
摘要
(
65
)
PDF(pc)
(3753KB)(
79
)
可视化
收藏
舰艇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性能,尤其是导航误差,与舰艇的运动有关。为便于开展舰艇运动状态对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影响的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舰艇运动状态为激励输入的舰艇惯性导航系统仿真软件。对仿真系统的结构组成、舰艇运动状态仿真的架构原理和舰艇运动状态信息至惯导敏感信息的转换流程进行了设计,详细介绍了仿真软件的功能组成和设计使用,分析可知,在给定仿真参数的情况下,可以输出导航参数及导航误差。设计的仿真软件对研究受舰艇运动状态影响的惯导系统动态性能误差具有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9.
激光雷达超远距离测距技术
魏龙超, 王鹏宇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3
): 75-81.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3.12
摘要
(
65
)
PDF(pc)
(2066KB)(
73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超远距离多功能交会对接激光雷达需求,开展基于非相干测距技术的远距离激光测距通信一体化模块研制,在不改变原有雷达主机架构和信号体制下,实现对远距离高动态合作目标的通信测距功能。推导出测距原理,对动态、时钟性能等因素产生的测距误差进行理论分析,给出速度、时钟性能对测距误差的影响公式。得出在高动态环境下,相对速度与测距周期、双方钟差共同作用产生测距系统误差,且速度越大系统误差越大的结论。设计测距通信一体化演示验证平台,完成测距通信算法的软硬件评估,实测结果与理论推导相符,为后续新体制激光雷达原理样机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0.
光纤光栅六维测力仪耦合误差原位校准
陈发银, 席勇辉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11-16.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02
摘要
(
65
)
PDF(pc)
(1784KB)(
109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于应变型测力仪,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六维测力仪采用结构型测力原理及光无源器件,耦合误差是其主要指标参数之一,且由于其应用场景限制,通常进行原位校准。文中分析了FBG六维测力仪的传感结构及原理,根据耦合误差模型,设计了无标准力源的原位校准装置,提出基于机械臂的耦合误差原位校准方法,实现了校准操作流程的简化和不确定度来源的控制。通过结合实际算例,分析了校准结果不确定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1.
微型CPT原子钟泵浦方法试验研究
柏岱冰, 林再盛, 吴晨菲, 吕宇涛, 刘梦, 龚航, 马明, 胥婕, 薛潇博, 张升康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3
): 11-16.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3.02
摘要
(
64
)
PDF(pc)
(1562KB)(
90
)
可视化
收藏
CPT原子钟是一种基于相干布居囚禁(CPT)原理的小型原子钟,其不含微波谐振腔的特点有利于降低物理系统的体积与功耗。为探索适用于微型CPT原子钟的泵浦方法,在物理系统体积、功耗和复杂度的限制下,选出单一圆偏振光、平行线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三种方法。基于6 mm×6 mm×6 mm的微型
87
Rb原子气室,搭建桌面系统测得三种方法下CPT共振信号的线宽和信噪比数据。结果表明微型CPT原子钟更适合采用椭圆偏振光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2.
支持多类数据接入的航天器综合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原晋谦, 尚叔楠, 李昆泽, 张昊骢, 高嘉慧, 卢娟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76-81.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13
摘要
(
63
)
PDF(pc)
(982KB)(
116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航天器测试多类型数据接入面临瓶颈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多类数据接入的航天器综合测试数据处理方法,主要用于提高遥测实时性、接入卫星载荷数据、处理它星遥测和处理高速率遥测等问题。详细介绍了方法的设计思想、实施方法和应用情况,经实际应用检验,该方法有效缩短了测试所需时间,扩大了测试系统数据接口和极限解码效率,提高了卫星综合测试的自动化水平,具有测试系统解码模块支持可裁剪、低耦合、高效率的数据处理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3.
一种升降工作装置异常动作原因分析
范毅, 陈钊, 孙煜, 何欢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92-96.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16
摘要
(
61
)
PDF(pc)
(1422KB)(
89
)
可视化
收藏
在复杂的设备布局空间中,各类机电产品和电子器件密集度不断提高,产品设计时需考虑电路、磁场、机械运动等各种因素的耦合作用,尤其需确认器件间特性匹配的情况。文中以一种升降工作装置异常动作的情况为例,对接近开关与步进电机共同工作时产生共频干扰的机理进行了说明,阐述了机电产品设计中器件特性匹配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4.
一种智能整定氢原子频标PID控制系统参数的方法
李昂, 周铁中, 薛潇博, 易航, 陈德好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39-44.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06
摘要
(
61
)
PDF(pc)
(2407KB)(
72
)
可视化
收藏
氢原子频标的稳定运行是其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系统的作用是调整氢原子频标晶振部分的输出频率尽可能接近其标称值,是保障氢原子频标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PID控制系统的参数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更改,但是目前仍主要采用手动方式来调整其值或根据累积知识与大量的试验数据做出决策。因此,采用了以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智能化技术。这种算法的核心是基于PID控制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偏差进行的反馈调节,即在反向传播过程中,利用反馈函数以便更好地适应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并将它们用作学习的对象,使得在没有外部干扰下达到最佳性能表现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偏离预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通过信号正向传播和误差反向传递实现PID控制系统中参数的最优化,最终仿真结果为氢原子频标的天频率稳定度为1.51E-15,经过试验对比,该方法获得了最优的仿真结果,从而提高了氢原子频标运行的稳定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5.
压力传感器温度响应特性校准装置研究
高炳涛, 孙海涛, 霍瑞东, 郭一梦, 王小三, 黄其刚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17-22.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03
摘要
(
61
)
PDF(pc)
(2955KB)(
143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需对压力传感器在高低温环境下温度响应特性参数进行校准,通过开展标准压力源、温度隔离单元、多点测温校准腔等系统设计,研制了一套压力传感器温度响应特性校准装置,实现了在-50 ℃至100 ℃环境温度条件下,对绝压2~500 kPa范围内压力传感器校准,校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05%(
k
=2),为开展压力传感器温度响应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6.
微波着陆模拟器波束宽度校准方法研究
徐涛, 高燃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30-34.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05
摘要
(
61
)
PDF(pc)
(998KB)(
84
)
可视化
收藏
波束宽度是微波着陆模拟器(Microwave Landing Simulator,MLS)的重要参数,对波束宽度参数进行定期校准非常必要。文中研究了MLS输出的波束宽度参数的校准方法,重点研究了信号的提取与解算。首先,对MLS输出微波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获取模拟器输出的飞行器与着陆设备之间相对位置和角度相关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解算;其次,针对波束宽度参数,实现了往扫描波束和返扫描波束的脉冲3 dB点的提取。最后,通过实际应用验证所提出的方法,评估其在MLS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对波束宽度的校准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评定。研究成果可为MLS的波束宽度参数校准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7.
目标行动信息的时空一致性检测方法
李俊儒, 王彧之, 张志政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6
): 14-19.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6.02
摘要
(
61
)
PDF(pc)
(752KB)(
33
)
可视化
收藏
目标行动信息是重要的情报数据内容,判断其行动信息是否可靠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目标行动是否在时空上一致。通过形式化定义作为检测对象的目标行动信息库和作为检测依据的目标行动时空常识库,提出了一种目标行动的时空一致性检测问题的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目标行动时空一致性检测问题,并据此建立了目标行动的时空一致性的度量指标体系,设计了基于回答集编程(Answer Set Programming,ASP)的目标行动时空一致性检测算法。对相关典型军事目标活动信息的质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果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8.
基于长条形漫反射激光冷却原子的光频标
关笑蕾, 张佳, 高勋, 王宇, 史田田, 陈景标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50-54.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08
摘要
(
60
)
PDF(pc)
(2406KB)(
67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亚多普勒激光光谱技术稳频的光频标已经在不同的原子、分子系综中实现了优于10
-13
量级的短期频率稳定度。但是,受限于多普勒频移和碰撞频移的影响,现有热原子光频标的长期频率稳定度很难进一步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基于长条形漫反射激光冷却原子的光频标被提出。其创新性地将冷原子与频率调制谱稳频(Frequency modulation spectroscopy,FMS)技术相结合,利用漫反射激光冷却技术制备长达50 cm的冷原子团,显著增加有效原子数目。通过探测冷原子频率调制谱,并将780 nm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频率锁定在
87
Rb 5
2
S
1/2
(
F
=2)→5
2
P
3/2
(
F
=3)循环跃迁,冷原子光频标最终实现了5×10
-15
/
τ
的环内短期频率稳定度。未来,该冷原子光频标有望被发展成为空间冷原子钟或波长标准,推动精密测量领域的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9.
光学陀螺测角技术综述
林玥中, 贾培智, 刘华, 赵宾, 宋金城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6
): 69-74.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6.08
摘要
(
59
)
PDF(pc)
(3748KB)(
178
)
可视化
收藏
角度测量的结果对计量、检定和校准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随着精密加工制造技术的进步,光学陀螺在动态角度的测量和校准中广泛应用,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惯性测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光学陀螺基本工作原理,阐述了国内外光学陀螺测角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环形激光动态测角仪与角速度标准装置在测角中的应用。如今,光学陀螺测角正向着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提升角度测量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动态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0.
多频阵列探地雷达数据实时成像方法研究
孙长军, 于雯, 王威, 施兴华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3
): 48-54.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3.08
摘要
(
56
)
PDF(pc)
(2746KB)(
77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多频阵列探地雷达对发射场坪缺陷进行检测,可获得地下不同深度和分辨率的目标信息。然而,多频阵列探地雷达生成的数据量巨大,不同频率的雷达数据无法合并处理给成像和异常解释都造成障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频阵列探地雷达测量数据实时成像方法,从深度和通道两个方向进行射线投射,更全面地展示不同深度的地下异常体的信息。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保留地下异常目标的基本信息,实现快速、高精度显示,满足发射场坪快速检测的应用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1.
基于ABE系统的武装直升机智能校靶装置
保善英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82-86.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14
摘要
(
55
)
PDF(pc)
(1495KB)(
121
)
可视化
收藏
参照《HB 6750-93机载武器火力控制系统校正与校靶通用要求》,针对现有校靶过程机型适用性低、占用场地面积大、设备笨重、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准确度低等问题,基于ABE(Advanced Boresight Equipment,先进瞄准装置)系统和智能化理论构建的智能现场校靶系统,进行了基准轴测定关键技术、瞄准靶屏仿真关键技术和武器轴线指向引导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了一套武装直升机智能校靶装置,实现了武装直升机在自由场景下轻便、智能、精准校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2.
光频标中离子阱结构研究进展
陈星, 韩蕾, 孙婧昕, 纪仟仟, 薛潇博, 张升康
宇航计测技术 2025, 45 (
1
): 1-6.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5.01.01
摘要
(
55
)
PDF(pc)
(2191KB)(
49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离子囚禁技术和激光冷却技术等发展,量子频标从微波频段向光频段跨越,离子光频标的不确定度最高提升至E-19量级。离子囚禁系统是实现离子光频标的核心体系之一,主要采用保罗离子阱产生的射频场和静电场来束缚离子。基于保罗离子阱囚禁势作用,阐述了离子运动方程和运动规律,重点探究了离子阱结构的研究进展,包括环帽阱、端帽阱、微型分段阱和刀片阱等。最后概括了离子阱的发展趋势,向着进一步提升光频标性能和促进光频标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3.
PCM设备电流参数在片校准方法研究
丁晨, 刘岩, 乔玉娥, 翟玉卫, 吴爱华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5
): 45-49.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5.07
摘要
(
54
)
PDF(pc)
(764KB)(
58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PCM设备电流参数无法在探针端进行在片校准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流参数在片校准方法。利用半导体工艺中薄膜溅射法、离子注入法,研制在片取样电阻标准件,通过组建有温度控制的定标系统对标准件进行定标,测量结果可溯源至直流电阻参数国家最高基准。PCM设备对在片取样电阻标准件施加电压,并联标准电压表,通过加压测流的方法实现对电流参数1 nA~100 mA的在片校准,有效解决了PCM设备电流参数在片校准问题,保障了该设备电流参数在探针端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4.
基于ADRV9009的高性能小型化软件无线电收发系统
徐建祥, 周昌义, 刘瑞鹏, 姜亚祥, 周莉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3
): 41-47.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3.07
摘要
(
54
)
PDF(pc)
(4605KB)(
297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传统无线电收发系统硬件结构复杂、收发带宽小、灵活性及可扩展性差、功能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性能捷变收发器ADRV9009及Kintex-7 FPGA的软件无线电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高性能软件无线电收发系统主要由高带宽射频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以及外设单元三大部分构成,能够灵活配置发射接收频点、带宽等参数,具有良好的射频性能。与传统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相比,具有体积小、灵活性及可扩展性强、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有望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5.
推进科研项目工程化管理的思考
于娅楠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3
): 89-92.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3.14
摘要
(
53
)
PDF(pc)
(647KB)(
57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科技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然而低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困扰中国科技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因素。高质量科研项目工程化管理,是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的重要手段。从科研项目立项需求管理、立项衔接性与系统性、基于科研项目数据的行政与技术双轮驱动管理模式、技术供应链标准化建设以及全要素管理评估等方面,阐述了科研项目工程化管理的内涵。此外,还提出以科研项目工程化管理,提升科技人才的市场把握度与攻关能力、优化科研团队人才配置等观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型鲁棒性测评方法研究
余涛, 王思野, 赵中原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6
): 20-27.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6.03
摘要
(
53
)
PDF(pc)
(713KB)(
265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深度神经网络(DNN)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然而,随着应用的普及,暴露出对抗攻击对智能模型脆弱性的严重威胁。对抗攻击可能导致模型失效,特别是在商业和军事安全等关键领域,造成潜在的严重后果。这类攻击通过精心设计的输入,干扰模型的正常运行,进而危及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全面、科学地评估不同模型算法的鲁棒性,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量化评估框架,涵盖了误分类率、不可感知性、攻击效率等多个关键评估指标。通过对20余种模型算法进行测试,并利用PCA对高维数据降维,提取主要评估因素,简化数据结构,最终得出各算法的综合评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估方法有效且可靠,为模型鲁棒性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7.
小圆柱圆度误差的线性扫描拼接方法研究
丁国, 郭胜, 朱敬华, 李鹏, 王前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44-50.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08
摘要
(
52
)
PDF(pc)
(3503KB)(
108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替代传统旋转扫描法的小型圆柱体圆度测量新方法,即线性扫描拼接法。该方法采用表面轮廓仪将固定于专用工装上的小圆柱在不同的角度位置进行线性扫描,采取径向及圆周方向拼接成一系列圆弧轮廓,不需要将圆柱体与旋转基准对准,便实现小/微圆柱体的圆度测量。阐述了新方法的原理,基于新方法构建了圆度测量机,进行试验和不确定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使用传统圆度测量仪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8.
屏幕侧投影式光学目标模拟系统校准方法研究
苏筱婷, 李奇, 陈钊, 朱斐越, 王超峰, 杨扬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4
): 23-29.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4.04
摘要
(
51
)
PDF(pc)
(2354KB)(
93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屏幕侧投影式光学目标模拟系统无法利用常规实体基准校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水平仪投影来获得标定基准线,进而对目标视线角进行校准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目标视线角模拟精度的主要因素,针对激光基准线和屏幕平整度误差两项主要误差源及其叠加效应建立了目标视线角模拟误差分析模型,结合某屏幕侧投影式目标模拟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实测数据,分析计算得到该系统视线方位角误差绝对值范围在0.008 5°至0.042 4°,视线俯仰角误差绝对值范围在0.003°至0.120°,可满足半实物仿真试验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9.
基于共视驯服的时间码同步研究
蔡永梅, 包积花, 张永敏, 杨章俊, 李大珍, 张然, 王鑫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3
): 61-67.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3.10
摘要
(
50
)
PDF(pc)
(924KB)(
89
)
可视化
收藏
时间码在航天、金融、电力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卫星共视技术获取中心站与远端站之间的时间差,通过对铷钟进行驯服,研究了一种中心站与远端站之间长距离、高精度的时间码同步方法,进而在远端站实现高精度的授时,且可对通用时统设备进行高准确度的时间码测量,为各型号时频装备提供授时。经试验验证表明,远端站与中心站之间的时间同步标准偏差优于5 ns,远端站对外授时的1PPS准确度优于±20 ns,B(DC)准确度优于±20 ns,B(AC)准确度优于±10 μs,远端站对外时间码测量偏差1PPS、B(DC)≤20 ns,B(AC)≤10 μs。基于共视驯服的时间码同步,使远端站具备了覆盖不同保障需求的高精度巡检保障能力,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便捷的时频装备巡检、测试、应急保障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0.
一种基于最小距离的对抗攻击迁移性评估框架
伍家平, 党晨, 罗志聪, 康健, 蒋晓悦, 夏召强, 冯晓毅
宇航计测技术 2024, 44 (
6
): 42-55. DOI:
10.12060/j.issn.1000-7202.2024.06.05
摘要
(
50
)
PDF(pc)
(1059KB)(
14
)
可视化
收藏
对抗鲁棒性是智能模型安全性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迁移攻击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固定预算攻击,缺少对最小距离攻击的研究。此外,对于迁移攻击的评估或攻击迁移性的测量,并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评估框架,这也给智能模型安全性测评带来很大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距离的对抗攻击迁移性评估框架,框架首先通过搜索的方法找到攻击能够成功转移的最小预算;然后,使用一个结合扰动大小和攻击成功率的总体分数以及一个最优性度量,比较了不同攻击的迁移性。总体分数既可以反映不同攻击的迁移性强弱,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目标模型的分数,确定针对迁移攻击的鲁棒性的高低,最优性度量量化了一种攻击与最优解的接近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可以击败现有的最佳方法,并得出了一些经验性的结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